詳解可選顏色的運用
2023-11-05 17:45:43
來源/作者: /
己有:1人學習過
詳解可選顏色的運用作者:佚名 來源:PS愛好者論壇
我們以對色彩、亮度的直覺來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卻不得不用數字化的方式記錄這個世界,我們想以最直觀的方法來調整和改變圖像,卻在一個個似是而非的概念面前無所適從。對于可選顏色來說,更是如此,作為一個高級色彩調整工具,卻長期以來沒有被人正確認識。今天我就個人經驗,向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規(guī)律 用可選顏色進行調整前首先要指定一個選擇范圍,所做的調整只對范圍內的像素有效
如圖,大致可以分為三組:
以RGB三原色來劃分:紅色、綠色、藍色
以三原色的補色CMY來劃分:黃色、青色、洋紅
上面兩組是以色度來劃分的
以整體的亮度來劃分:白色、黑色、中性色
: O5
如果想從數字角度來了解范圍的劃分的話,可以參考下圖,記得把你的信息調板設為RGB和HSB
當我們選定了一個范圍后,可以拖動滑塊,分別改變這個范圍內像素的三原色數值進行調整,如圖,也是利用了色彩平衡的互補色原理,與之不同的是可以單獨調整某一個分量,并不會影響到另外兩個。同時增加了一個黑色滑塊,調整黑色時數值變化等同于同時作用于三個分量。
假定圖像中有這么一個像素A(R180,G100,B50),可以知道當選擇范圍是紅色、黃色、中性色的時候調整對其有效.選擇范圍為紅色,方式選絕對。
我們把黑色滑塊從0到-100向左拖動,R、G、B的數值不斷增加,在某一個部位到達了上限就會停止變化,同樣向右拖動時就會到達下限,我們可以把到上限的改變量稱之為增加量INC、到下限的改變量稱之為減小量DEC,整個的數值可變范圍稱之為調整總量LIM。
可以看到,在同一個選擇范圍下,R、G、B的LIM值是相同的,變化幅度的不同表現在INC和DEC的比例不同(LIM=INC DEC)。
那么選擇范圍不同會不會對這個可調整總量產生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當選擇范圍是紅色的時候,R、G、B數值的可變范圍取決于它們之間的最大值MAX(rgb)和中間值MID(rgb)之差
對于像素A來說,LIM=180-100=80,這個算式也同樣適用于綠色和藍色。
當選擇范圍是黃色的時候,R、G、B數值的可變范圍取決于它們之間的最小值MIN(rgb)和中間值MID(rgb)之差
對于像素A來說,LIM=100-50=50,這個算式也同樣適用于青色和洋紅
當選擇范圍是中性色的時候:
當選擇范圍是白色的時候,
當選擇范圍是黑色的時候'
前面說到在同一個選擇范圍下進行可選顏色調整,R、G、B數值的整體可變范圍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增加量INC和減小量DEC的比例不同,滑塊向右,數值減小,減小量和原色數值成正比?;瑝K向左,數值增加,增加量和原色數值的反相成正比。
可以用下面的算式來表示
R/255)
1-R/255)
R也可以換成G或者B,具體就看你是在調整哪個色彩分量了。
拿像素A具體來看一下,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青色滑塊向右,R減小,但是在滑塊移動到 70時R值就已經到達下限了,青色滑塊向左,R增加,在滑塊移動到-30時R值就到達上限,可以看到,在絕對的時候把整個可調整范圍拿來百分,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較大。
相對的情況下則有些不同了,滑塊在0到 100之間百分R的減小量,在0到-100之間百分R的增加量,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較小。所以選擇相對的時候調整會更精細一些。
但是只要是把滑塊調到頭,不管相對還是絕對大多數時候的最終效果是一致的......打個問號,為什么說是大多數時候?
這是因為選擇相對的時候,算法和絕對的基本一樣,先算出可調整總量,然后根據R、G、B分量的具體數值來確定增加量和減小量,但是如果某個分量大于128,就會對減小量有一個修正,即減小量=增加量。
就HSL的概念來講,一個像素R、G、B三原色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決定了它的色彩(色相),比如說像素A表紅、表黃,中間值和最大值、最小值之間的差值則決定了這個色彩的純度,差值越大,色彩越鮮艷。反過來講選擇色度范圍來進行調整時越鮮艷的色彩可調整的幅度越大。但這是否意味著可選顏色對于接近灰色的像素意義不大呢?不是的,至少我們還可以選擇亮度范圍來進行調整
可選顏色具有多種選擇范圍的特性使得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圖像進行色彩矯正或者調整,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直覺或者經驗來選擇比如說調整人物膚色應該選擇紅色或者黃色,調整天空選擇藍色或青色,調整高光選擇白色,調整陰影選擇黑色,當然有些直覺并不見得完全正確,這就需要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個分析的基礎就是前面所講的東西.
以上的所做的探討的僅限于RGB模式,可以用作圖像調整的參考。對于CMYK模式的調整,那是屬于印前的范疇,對印刷了解不深,俺就不敢在這里妄言了。
我們以對色彩、亮度的直覺來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卻不得不用數字化的方式記錄這個世界,我們想以最直觀的方法來調整和改變圖像,卻在一個個似是而非的概念面前無所適從。對于可選顏色來說,更是如此,作為一個高級色彩調整工具,卻長期以來沒有被人正確認識。今天我就個人經驗,向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規(guī)律 用可選顏色進行調整前首先要指定一個選擇范圍,所做的調整只對范圍內的像素有效
如圖,大致可以分為三組:
以RGB三原色來劃分:紅色、綠色、藍色
以三原色的補色CMY來劃分:黃色、青色、洋紅
上面兩組是以色度來劃分的
以整體的亮度來劃分:白色、黑色、中性色
: O5
如果想從數字角度來了解范圍的劃分的話,可以參考下圖,記得把你的信息調板設為RGB和HSB
當我們選定了一個范圍后,可以拖動滑塊,分別改變這個范圍內像素的三原色數值進行調整,如圖,也是利用了色彩平衡的互補色原理,與之不同的是可以單獨調整某一個分量,并不會影響到另外兩個。同時增加了一個黑色滑塊,調整黑色時數值變化等同于同時作用于三個分量。
假定圖像中有這么一個像素A(R180,G100,B50),可以知道當選擇范圍是紅色、黃色、中性色的時候調整對其有效.選擇范圍為紅色,方式選絕對。
我們把黑色滑塊從0到-100向左拖動,R、G、B的數值不斷增加,在某一個部位到達了上限就會停止變化,同樣向右拖動時就會到達下限,我們可以把到上限的改變量稱之為增加量INC、到下限的改變量稱之為減小量DEC,整個的數值可變范圍稱之為調整總量LIM。
可以看到,在同一個選擇范圍下,R、G、B的LIM值是相同的,變化幅度的不同表現在INC和DEC的比例不同(LIM=INC DEC)。
那么選擇范圍不同會不會對這個可調整總量產生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當選擇范圍是紅色的時候,R、G、B數值的可變范圍取決于它們之間的最大值MAX(rgb)和中間值MID(rgb)之差
對于像素A來說,LIM=180-100=80,這個算式也同樣適用于綠色和藍色。
當選擇范圍是黃色的時候,R、G、B數值的可變范圍取決于它們之間的最小值MIN(rgb)和中間值MID(rgb)之差
對于像素A來說,LIM=100-50=50,這個算式也同樣適用于青色和洋紅
當選擇范圍是中性色的時候:
當選擇范圍是白色的時候,
當選擇范圍是黑色的時候'
前面說到在同一個選擇范圍下進行可選顏色調整,R、G、B數值的整體可變范圍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增加量INC和減小量DEC的比例不同,滑塊向右,數值減小,減小量和原色數值成正比?;瑝K向左,數值增加,增加量和原色數值的反相成正比。
可以用下面的算式來表示
R/255)
1-R/255)
R也可以換成G或者B,具體就看你是在調整哪個色彩分量了。
拿像素A具體來看一下,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青色滑塊向右,R減小,但是在滑塊移動到 70時R值就已經到達下限了,青色滑塊向左,R增加,在滑塊移動到-30時R值就到達上限,可以看到,在絕對的時候把整個可調整范圍拿來百分,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較大。
相對的情況下則有些不同了,滑塊在0到 100之間百分R的減小量,在0到-100之間百分R的增加量,每個百分比調整的幅度較小。所以選擇相對的時候調整會更精細一些。
但是只要是把滑塊調到頭,不管相對還是絕對大多數時候的最終效果是一致的......打個問號,為什么說是大多數時候?
這是因為選擇相對的時候,算法和絕對的基本一樣,先算出可調整總量,然后根據R、G、B分量的具體數值來確定增加量和減小量,但是如果某個分量大于128,就會對減小量有一個修正,即減小量=增加量。
就HSL的概念來講,一個像素R、G、B三原色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決定了它的色彩(色相),比如說像素A表紅、表黃,中間值和最大值、最小值之間的差值則決定了這個色彩的純度,差值越大,色彩越鮮艷。反過來講選擇色度范圍來進行調整時越鮮艷的色彩可調整的幅度越大。但這是否意味著可選顏色對于接近灰色的像素意義不大呢?不是的,至少我們還可以選擇亮度范圍來進行調整
可選顏色具有多種選擇范圍的特性使得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圖像進行色彩矯正或者調整,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直覺或者經驗來選擇比如說調整人物膚色應該選擇紅色或者黃色,調整天空選擇藍色或青色,調整高光選擇白色,調整陰影選擇黑色,當然有些直覺并不見得完全正確,這就需要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個分析的基礎就是前面所講的東西.
以上的所做的探討的僅限于RGB模式,可以用作圖像調整的參考。對于CMYK模式的調整,那是屬于印前的范疇,對印刷了解不深,俺就不敢在這里妄言了。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Photoshop 詳解 顏色 佚名 亮度
簡單的,我們教你,深奧的,你來分享,非主流照片|qqkongjian|feizhuliu|tupian|luntan|psjiaocheng|bishua|ruanjian|chajian|xiazai|psxiazai|qqkongjiandaima上一篇:PS圖層樣式的高級混合功能詳解
下一篇:學習PS最基本的28個快捷鍵